媒體斗大的字眼:台股一萬六千點?想當年,那個當年是經濟起飛的年,股市上萬點不是夢的年代。後來,本益比不敵「本夢比」,接著「一場遊戲一場夢」,造就無數的傳奇與燴炙人口的故事。
柱賀小的時候,最高興的莫過於春節時能拿到紅包。紅包耶!那個零用錢趨近於零的年代,花花綠綠的鈔票,是很罕見的。雖然,拿到手上、壓在枕下大概也不會超過三天,更何況長輩耳提面命、三令五申說,紅包錢不可以亂花,到時候要幫我們存起來。
如今學歷氾濫,民智大開,多數的家長都有幫小朋友開戶理財的習慣,小朋友開戶的第一桶金,正是紅包錢。當年呢?後來終於真相大白,應證了一句俚語:「生吃都不夠了,如何曬乾?」所以那些紅包錢都拿來交付寒假結束後的開學學費,那些紅包錢都回到政府手中了。想想父母親一次要付清六個小孩的學費,他們真是偉大啊!柱賀負擔三個小孩就已經腰酸背痛了,唉!
一直到柱賀退伍求得一職,漸漸接觸瞭解到家中的經濟面,那些年在小朋友眼中的紅包巨款,相對學費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不足的部分,還是拿著房地契借錢來的。當年新銀行還沒開放,老行庫的地位高高在上,金融業頂著的是一個天使般的光環,啥?「電子新貴」?抱歉,他們還沒有出世。像父母親這樣的清苦又沒學歷的人家,是不敢去銀行貸款的,也不得其門而入。
所以,「代書」就變得極為重要。他變成銀行與借款人中間的媒介與橋樑。可惜,雙親遇到的是無良的代書,按月償還本息,高利率、高手續費、還有提前還款竟然還要加收兩個月的違約利息!現在柱賀懂事了,那家無良的「白代書」也已經不存在於街廓,湮滅於時代的長河。
雙親已然仙逝,現在開始從小朋友的手中接過紅包,心裡那個寶貝味端的是百感交集。現在的存款利率低的可怕,現在的投資環境亂的可怖,現在的錢到底還是不是錢?嗯!貸款的金額倒是很真實的擺在眼前,數十年如一日,跟著我不離不棄。當年日月光如果不買190元,金融股不要死抱著不放,早一點換到電子股,也許現在不會在這兒敲鍵盤、吐回憶。紅包依然紅,錢財一樣是身外之物,但那份情感,揮之不去。
編輯|李盈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