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關多少年了?就一直看著在FB跳出來的的回顧,讓人心弦頻顫。前些天的媒體報導著,國人最心儀的第一出國首選,就是日本。這也許並不意外,人文風情歷史,地緣消費景觀,人家有一直堅持的職人理念,也有值得驕傲的本錢。自從車隊的朋友邀約日本自由行,那幾個增廣見聞的年,讓我們春天賞櫻秋賞楓,花開富貴、風情萬種。親眼目睹的美景是那麼的讚嘆,回家整理照片時簡直有種「日本歸來不看花」的錯誤感慨。?
這些行萬里路的體驗,難免造成價值觀的改變。而其中值得一提的,在於日本國人對於本身職業的敬重、對工作專業的傳承堅持。例如,國人熟知的南部鐵器,鑄鐵壺,這與筆者有一段緣分的淵源。在某一次日本自助的旅遊中,我們把這個項目列為必買的選項,每經過一處店家,都會進去逛逛參觀。當接近回程進入某一個不起眼的店家,觀察老闆是個長相斯文的中年人,簡單的招呼一聲後,並沒有跟前顧後的打擾我們。當我們看到其中一件鑄鐵壺時,覺得它應該就是我們的菜了…這時候操著不輪轉的日文向老闆請教售價,老闆很客氣的解釋這鑄鐵壺的出廠地,工藝,造型特色、文化背景,當看到我們有點茫然的樣子,就拿起紙筆,用漢文說寫起來,意思是這個可以當成傳家之寶,如果我們能使用的當的話。(可惜我們住公寓,實在不可能拿炭火當底用鑄鐵壺燒開水啊!)但聽其詳細說明後,我們也才能恍然大悟的「SO得司捏」!果不其然,眾裡尋它千百度,踏破鐵鞋無覓處,有緣千里來相會,相會不管貴不貴。
除了跟車隊的朋友在日本自由行,我們也曾一家五口京都自由行的懷念體驗。不得不說,世代的差異,玩法就不一樣。筆者是崇尚自然人文景觀與歷史文物派的,但公主們對迪士尼、環球影城可是魂牽夢繫,這些個旅遊據點不是不好,只是還有那麼多的名川大澤、楓紅古寺,在四季的更替下,展現那般的迷人風采,更不說想要貼近當地人的生活,深夜食堂、暮鼓晨鐘,那種悠哉愜意的巡禮,簡直是讓筆者心癢難搔啊!
終於航空業、旅行社都迎來了春天的曙光,漲價似乎無可厚非;看著報導有多少人迫不急待的拎著行李箱往國外飛奔,同時分享美景美食,羨煞我們這些俗務纏身的老百姓。不過我們除了瘋狂按讚,倒也不會忘了收藏別人的智慧經驗,也許下一個入住的旅客就是我們勒!好歹日幣狂跌的日子,我們也是危機入市,多少掌握了一些支持旅遊的「絕對力量」,一種不會不見、但聽說會變身的力量!
為了避免「疫情VS一窩蜂報復旅遊」的不確定因素影響,自由行的考量轉換成跟團,價格貴當然貴了點,轉嫁風險難免需要多付一點現實成本,看看規劃的行程算是用心,旅遊天數雖然很希望多幾天,但只能說差強人意…「X日旅遊」,就是他了!我們夫妻倆就這樣填了刷卡單,等待見證久違的日本奇蹟。
編輯 | 李盈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