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意想不到的契機,我接管了一間以「吞嚥」為主題的咖啡廳,在一個完全不了解這個領域的狀態下,必須逐一準備新咖啡廳的開張。
容易吞嚥的「餐點、甜品」、被照護者也能方便使用的「食器、碗筷、湯匙」、保持口腔清潔的「口腔清潔用生活小物」等等,這一切都是關於「食」的新世界。
我學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嘴巴吃」。不只是吃的動作,還包括嘴巴和舌頭的動作方式、吞嚥時如何調節力道,及嘗試變化姿勢等等。水含在嘴裡,仰頭吞嚥;不使用舌頭的動作吞嚥、只利用重力讓食物掉入食道;不閉口吞嚥等等。透過這種方式實際體驗後,才逐漸了解到,「從嘴巴吃」東西時,怎麼樣容易、怎麼樣困難。
當時市面上賣的所有真空包裝護理食品,我全部都試吃了一次。從看到外包裝的第一印象、包裝裡的色彩、香味(嗅覺感官)、材料大小,然後是食物的味道。在吃之前,我是抱持著一種「可以試吃很多東西」的期待開始的,但入口後,我樂觀雀躍的心情卻完全被背叛了。
不好吃。
甚至食物的外觀也完全不能引起我的食慾。
護理食品就只能這樣嗎?這就是被照護者平時在家裡吃的護理食品嗎?我想來就覺得難過,每天在淺草觀光區快樂做甜點的我,是否能在「吞嚥」的這個領域繼續做下去?我沒有了勇氣和信心。
就在那時,有位在醫院裡工作的食品管理營養師對我說了一番話,舒緩了我當時沈重的心情。
「你就把你自己想吃的餐點,自己做得美味好吃就可以了啊!」
「加油!護理食物的做法,就交給我來指導你,沒問題的!要做美味好吃的護理食物是不需要任何證照或資格的!」
這一番話成為我的助力,在當時推了我一把,讓我前進;在我不順利、受挫傷心時,總會想到這番話,用這番話來鼓勵我自己。也是這番話,讓我能夠一直持續努力到現在。
這一次的專欄照片正是食品管理營養師第一次教我做的慕斯蛋糕,用紅豆餡做的慕斯搭配抹茶糖漿。一般的慕斯入口即化,但這個慕斯蛋糕不太一樣,我們在材料上下了點功夫,添加了寒天、明膠、玉米粉,這些材料會形成軟塊凍,讓慕斯蛋糕慢慢地融化,進入食道。
Back to the original. 我們今天就先停在我的甜點路的原點,下一幕的故事,就讓我們喝杯咖啡之後,再繼續聊吧!
翻譯 | 庄司佳代 編輯 | 李盈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