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大廈還是公寓,我們看過的日本房子都有陽台耶!」許多來日本拜訪我們的台灣朋友,或是由観察の樹帶領到日本來參訪高齡機構住宅的醫療照護界相關人士,都曾經這麼跟我們說。對於台灣的朋友而言,日本大廈的外觀和台灣完全不同,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處,即是陽台,帶給人一種很新鮮的感覺,令人印象深刻。
在日本,大廈的陽台通常是被限定作為火災時的緊急避難通道,因此,用來區隔各戶陽台的牆壁上,常會註明「緊急時請打破此牆至隔壁避難」,或是「此為緊急避難通道,請不要堆放物品」等字樣。當然,日本的陽台依然可以曬衣服或是放置冷氣的室外機,但卻不是住戶可以自由使用的專屬於私人的空間,而只是「可專用的公共空間」,受到消防法和各大廈的詳細規則所規範。在此順道說明的是,在日本,一般大廈陽台的名稱有兩種,「Verandah」和「Balcony」。Verandah的深度標準為90~120公分,Balcony的深度則無特別的標準;二者的區別在於,Balcony沒有屋簷,而Verandah則以有屋簷為原則。
陽台有一個很大的功用,就是曬衣服。但近年來患有花粉症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比較不敢將衣服曬在外頭;加之有些大廈考量外觀,住戶也逐漸減少將衣服晾曬在外,而大多改將衣物烘乾或是晾在浴室裡頭。但其實我認為,以陽台上的太陽光曬乾的衣服、棉被、床單等,不僅能夠殺菌,更讓人感覺十分溫暖舒服。除了曬衣服,在陽台上用箱型的花盆來種植青菜和香草,做成「陽台菜園」;種植絲瓜或苦瓜等藤蔓型作物,可以做成防日曬的「綠色花園」;擺放戶外桌椅,就能在自己專屬的「陽台咖啡廳」中享受悠閒的下午茶或早午餐;放置卡式爐和烤網等烤肉用具,陽台就能搖身一變成「BBQ庭園」等等。只要發揮想像力,陽台就能擁有千變萬化的樣貌。
在日本,陽台就像一面時代的借鏡。去年開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日本許多企業皆改為居家辦公,且政府也呼籲民眾無事不要外出,在這樣的情況下,陽台便成了唯一可以呼吸到戶外新鮮空氣的「療癒之所」。除此之外,近年來的日本流行一種稱為「ベランピング(veranping)」的新活動,這個新造詞,是ベランダ(verandah)和グランピング(glamorous camping)組合而成的,意味在自家陽台舉辦優雅時髦的露營活動;原本這種露營型態,對於想在日常生活中體驗露營,或是在去露營之前想先做模擬體驗的人們而言,就十分受到歡迎,而這次在疫情肆虐的狀況下,更是受到了普羅大眾的矚目。
To be continued…
翻譯|庄司佳代 編輯|李盈瑩